首页  >>  娱乐八卦  >>  《吕氏春秋·去  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吕氏春秋·去  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图片标签:  发布:2023-02-07  ....    来源:www.tuj8.co
鲁国国君听说颜阖是一个有道行的人,就派人先带着礼物去看他。颜阖住在平民百姓住的地方,穿着粗布衣裳,自己在喂牛。鲁君的使者到了那里,颜阖自己接待他。使者问:“这是颜阖的家吗?”颜阖说:“是的,这是我的家。”使者便送上礼物,颜阖说:“恐怕您听错而要受到惩罚,不如先回去弄清楚吧!”使者回去问清楚了,又回来找颜阖,却已经找不到了。所以,像颜阖这样的人,并非厌恶富贵,而是由于看重生命才厌恶它的。世上的君主,大多因为富贵而看不起有道行的人,他们如此地不了解有道之人,难道不是很悲哀的吗?
所以说:道的实质是用来保全身体,它的多余部分则可以用来治理国家,它剩下的渣滓用来治理天下。由此看来,帝王的功业不过是圣人闲暇之余的事情罢了,而不是用来全身养生的方法。世俗所谓君子,不惜损害身体舍弃生命去追求外物,他们这样做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他们又将以什么样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呢?
一旦圣人要做什么的时候,总是要弄清楚要达到什么目的和达到目的所应采用的手段。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用随侯之珠去弹射千仞之高的飞鸟,世人肯定会嘲笑他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所耗费的太重了,而所追求的却太轻微了。那么生命又何止随侯之珠的价值呢?
子华子说:“保全生命是最好的,损耗生命就要次一些,死则又更次一些,强迫生命则最为低下。”
所以,尊重生命就是保全生命。所谓保全生命,是指六欲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满足;所谓损耗生命,是指六欲的满足不完全适当。生命受到亏损,生命的天性就会削弱;生命亏损得越厉害,生命的天性削弱得也就越厉害。所谓死,就是无法知道六欲,回到没有出生时的状态。所谓强迫生命,就是六欲的满足完全不适当,得到了它们所厌恶的东西,屈服就是这种情况,受辱也是这种情况。
在受辱的事情之中,没有比不义的行为更大的了,所以不义的行为就是强迫生命,然而强迫生命不只是不义一种,所以说“强迫生命还不如死!”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耳朵听到厌恶的东西,不如没有听到;眼睛看到厌恶的东西,不如没有看到;因此,打雷的时候就会捂住耳朵,闪电的时候就会捂住眼睛,就是这个道理。所有的六欲,都知道它们所厌恶的东西,如果必然是避免不了的,那就不如根本不知道六欲,而不知道六欲,就是死了。所以说强迫生命不如去死。喜欢吃肉的人,并不是说连腐烂的老鼠也吃;喜欢喝酒的人,并不是说连变质的酒也喝;尊重生命,并不是说要去强迫生命。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