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随想录》背后的《随想录》

《随想录》背后的《随想录》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随想录》背后的《随想录》
巴金《随想录》手稿
“相对于由冰冷的铅字印出的定稿,作家的手稿保留了许多作者修改过和社会机器过滤掉的信息,它们虽然芜杂,却更接近于作者的原初思想,反映了作者心迹的真实变化,是一个更有诱惑力和思想价值的文本。”
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巴金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周立民博士开始比较《随想录手稿本》(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11月版)和最后定稿出版的《随想录》。他发现巴金曾在不同时期里,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对《随想录》进行过大量的修改。以下是周立民的校读印象———
《怀念老舍同志》
《怀念老舍同志》这篇文章收录在《随想录》第二册《探索集》里,1979年12月15日写完。巴金对这篇文章的删改甚至使一篇文章出现了两个内涵不同的文本,同发表出版的稿子比较,手稿中表达的思想更为丰富和尖锐。
在文章第八段,有句“我爱咱们的国呀,可谁爱我呢?”这句话在文章里反复出现。借用别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巴金惯用的笔法,对于这句话,在这篇文章的末尾巴金说是“老舍的遗言”,这就颇有意味了,其实在手稿中上面那句反问的下一句,巴金就明确地点出:“这明明是老舍自己的话。”这句让巴金反复不能忘记的话,在定稿里被改成了“老舍同志是伟大的爱国者”。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