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从微观经济学浅谈“民工荒”问题

从微观经济学浅谈“民工荒”问题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一. “民工荒”的现状 2004年以来,首先是在珠三角,媒体报导缺工200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发现,工人不像以前那样好招了。在2004年第2季度,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12个城市,有70.4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但用人单位的招工名额则达到108.7万人,缺口38.3万人。不久后,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民工荒。据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全省52个市、县(区)劳动力缺口为29万多人。而浙江每年900万劳动力主要靠江西、安徽等附近省份输入。随着企业纷纷向中部地区搬迁,江西、安徽、湖南等省份的民工荒现象也陆续出现。 众多调查数据表明,这些地区市场(尤其是沿海地区)已开始由纯粹的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在各厂商在在外来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却为员工短缺而焦头烂额。那个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遍地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二. “民工荒”的形成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据近几年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的数据显示,求人倍率已经从2001年第一季度的0.65,上涨到了2004年第二季度的0.93。可见倍率正在不断提高而趋近于1.00,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十分接近,需求供给趋于平衡。这种态势,最终形成了2004年的“民工荒”。可见,“民工荒”主要是在市场的调节作用下引发的。主要原因原因分析如下: (一).从需求方面来看,主要是投资热潮推动劳动力需求。 2004年经济发展出现热潮从而推动劳动力需求量的骤然增加,是造成民工短缺的一个主要原因。据《南方周末》报道,在号称“中国(休闲)鞋都”的晋江市陈第镇,大大小小的制鞋厂有三四千家,大到一千名职工的知名企业,小到只有几个人的家庭作坊。最近两年由于生意好做并且制鞋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资金投入不大,晋江的鞋厂是小的变中,中的变大。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