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二月二吃猪头是为什么

二月二吃猪头是为什么

图片标签:  发布:2022-10-31  ....    来源:www.tuj8.co
从这一天起就开始改善伙食,每天饭菜都要见点肉,除夕夜全家吃团圆饭,初一吃饺子,破五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到正月一过,年也过了,节也过了,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猪头,这猪头只能留在二月二才能吃。龙王是管降雨的,所以农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
农家杀年猪,多在正月里基本食尽,“惟余头蹄,于是日煮食之”,人们以猪头祭龙头,食猪头为龙抬头。人们形容龙也是从很多动物身上找到特征,在龙形象里,可以找到蛇、鱼、凤、麟、鹿、马、牛多种动物的影子。人们用猪头代替龙头,也是这个原因。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大地万物开始复苏,一切动植物开始抬头,一年要开一个好头,迎来这一年的风调雨顺。龙王是管降雨的,他上到天宫,农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后来,“二月二”吃猪头肉的习俗就保留了下来,成了吉祥的象征。
关于为什么要把猪头当作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据资料记载,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
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
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
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
猪头的做法及禁忌
猪头的做法在清代已经发展到了极致,《调鼎集》中就记载了至少14种做法,包括:煨猪头、蒸猪头、锅烧猪头、醉猪头、烂猪头、猪头糜、陈猪头、猪头膏、派猪头、糟猪头、红烧猪头、煮猪头等。
猪肉中味道最浓厚的部位是头肉和肩肉。猪头的转动就靠肩膀来支援,由于活动频仍,集中了一范围较小且质地较硬的肌肉,显得颜色较浓,粗筋与筋膜也较多,因此并不适合切厚块来烹饪,以切薄片或绞肉末较合宜,或者切成小角块炖煮,肉质会稍微软化,变得较可口,不至于坚硬难咀嚼。
蒸煮的质地较柔软,适合肠胃消化吸收较虚弱的族群,熏、卤的质地脆而硬,需要较大的咬劲来咀嚼与吞咽,多为青少年、壮质体格者所喜爱。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