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观音山》影评:伪文艺下的精神谋杀

《观音山》影评:伪文艺下的精神谋杀

图片标签:  发布:2022-10-31  ....    来源:www.tuj8.co
伪文艺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迷惑性,落实到《观音山》中就是对于“宗教救赎”的运用。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国人是普遍缺乏明确宗教信仰的,没有信仰的人在寻求心灵寄托的时候经常可以随口蹦出“上帝保佑”与“阿弥陀佛”两个词,哪个顺口就说哪个。《观音山》中有一幕讲的就是三位青年扮作天使、大谈上帝哄女房东开心的事,然而当故事发展到后半段时,这三个青年居然诚心诚意地致力于重建佛教寺庙,最后也是在寺庙中完成了心灵的重塑。再算上后来加入的女房东,四个没有明确信仰的人在一部文艺片中接受宗教洗礼,并最终达到了自我救赎的目的,而这种洗礼对于宗教信仰混乱的人来说根本就不具有说服力。
事实上,宗教在《观音山》中仅仅是导演故弄玄虚、无力收尾时所使用的工具。李玉导演在青春的悸动情绪上陷得太深,几乎没有时间去刻画人物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若不借助一个精神上的外力帮忙的话,那些颓废、消极的负面情绪就会像匀速直线运动一样持续下去,在矫情的平面上无限做作。然而偏偏李玉对宗教本身的认识又不深,就只能随便找来一些大的道理解救主人公的心灵。结尾时女房东消失在了观音山之中,只留下了一句“孤单不是永远,在一起才是永远”回响于影院。这个所谓的“半开放式”结局从短期的剧情需要上来看确实达到了“解脱”的目的,但是一旦沿着这个结局去联想主人公今后的旅途,那无异于是一次心灵的重创。
佛教认为人生的苦痛乃人自身的“五蕴炽盛”,唯有进入“自性空”的境界彻底平静,才是解脱之道。影片中的女房东便是达到了“空”境界,从而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苦难。那么这三位与她同行的迷失青年呢?假如我们沿着剧情设想下去就会发现,经过了这次旅途后,他们必然是以僧人的指引才获得解脱的,在解脱的同时也意味着放下了“色、受、想、行、识”,从而失去了日后在尘世中昂扬的精神斗志。如此一来,“观音山”就成了一个不包含“重建”的救赎过程,是一种避世的消极心态,难道这就是他们重获新生后得来的残酷青春吗?对于这个问题,《观音山》没有给出明确的结局与答案,这种做法恰恰体现了导演自己的迷失。既然这个问题没有答案,那么在之前大篇幅颓废情绪的渲染下,整部影片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次无病呻吟的伪文艺之旅。(反之,若他们的解脱与宗教洗礼无关,那么修庙等宗教意义上的行为就是彻头彻尾的装逼,同样也是伪文艺,且性质更加恶劣。
)马克思曾经将宗教比喻成鸦片,在李玉的镜头下,宗教的确被她当成了鸦片在使唤,通过精神上的麻醉来治愈那些没有坚定信仰的人。这种行为也是她潜意识中悲剧意识的体现。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