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天人合一”——中国人理想的人地观

“天人合一”——中国人理想的人地观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天人合一”——中国人理想的人地观
于 今

是自然的产物,既有与其他动物一样的生物属性,而受自然规律所支配;又有别于一般生物,能够在适应自然和改善环境的运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生物属性的质和量,因而更具有生物本性的高智能进化特征。作为自然的异化,人的能动作用和自控能力虽然使其自身能够超脱于自然物而独立存在与发展,但他生存的物质基础依然来源于自然,且其劳动的对象和认知思维的原象仍是自然。作为人的异化,自然既是人类异化之母,又是人类宿命的归栖。因此,人与自然不可分。“天人合一”是人类启蒙时代不自觉遵循的自然观,到了农业文明时代则成为东方文化自觉恪守的朴素哲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带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天人合一论”者看问题十分豁达,他告诉人们,天与地本来就是一回事,用不着硬要分开来,更没有必要去谈论谁必须统治谁。人在“天”中生活,就要主动把自己融入“天”之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人类从对自然的敬畏到与大自然产生亲和关系,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亲和关系的体验,在世界文明史上是很独特的。史前时代稻米作物的种植,虽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环境对人的生存压力推动的,但由攫取性的生存方式向生产性的生存方式的过渡,反映了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日渐觉醒。在农耕为主的生产背景中,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对风调雨顺的期盼,使得先民们在对四时交替、气候变换格外敏感,逐渐形成了与环境和宇宙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文化心态,认为人的自然生命与宇宙万物的生命是协调、统一的,反映了人们在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亲密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心态。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