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全面、历史地评价三峡工程之利弊

全面、历史地评价三峡工程之利弊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文/水博
 
三峡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同时也是中国水电的一个象征性标志。无论是其水电的功能,还是社会各界关于水电的争议,几乎都在三峡工程上集中体现。
 
上个世纪末,国际社会一度对水电的产生了矫枉过正的片面认识,以至于大型水电的开发一度被排除在可再生能源之外。当时很多国家的大型水电建设项目由于移民的矛盾而受阻,为了避免投资失误,世界银行还曾一度停止了对各国大水电的资助。但是,社会对水电的偏见严重的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水坝、水电站建设的放慢,使得人类社会的水资源、能源以及贫困的问题日趋严重。特别当国际社会看到我国的三峡成功建设之后,2002年联合国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重新肯定了水电的可再生能源地位,并呼吁发展中国家加速水电的开发。此后,世界银行不仅恢复了对大型水电建设项目的信心和投资,而且,还把水电作为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措施予以大力的支持。不能否认的现实是,是三峡工程用自己成功的实践,让全球改变了对大型水电的态度。
 
作为水电杰出代表的三峡工程,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效益。要说它的社会效益,确实比较抽象一些,不过,一位来自湖北荆州地区的年轻记者,曾用自己的切身体会诠释过三峡的社会作用。
 
在她童年的记忆里,长江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为了避免长江泛滥,她的父母每年的冬、夏两季都要出“义工”。冬天要去“挑堤”,因为长江的大堤每年都要修补、加高。夏天则要去大堤上抗洪。古老的长江带给他家庭的记忆,除了恐惧还有沉重的负担。但自从三峡建成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出“义工”的惯例,已经成为历史。特别是去年汛期,虽然长江出现了超过1998年的特大洪峰,但是,江边的乡亲们仍然悠闲自得的度过每一天。对于长江中下游的广大民众来说,三峡大坝已经把昔日带来恐惧和负担的长江,变成了今天幸福和美景。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