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从地方志书记载说到浙江灵鹫寺(庵)

从地方志书记载说到浙江灵鹫寺(庵)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然而,又找不到较为翔实可信的文字记载,或实物印证,只能以传说的形式从灵鹫山传播开来——不能作为信史。
1994年版的《衢州市志》记载:灵鹫庵,山上修竹万竿,又称万竹庵、梵竺庵。灵鹫庵上院为观音殿,下院为地藏王殿,附有斋堂方丈为僧众、香客、游人食宿之处。山半有中华庵,山前有天台庵,山后有法华庵、心定庵,山脚有鲁班殿、锦泉庵。每年七、八月间,远近香客踵接。相传唐末安徽九华山寺僧来建寺,故又名小九华山寺。
2005年版的《柯城区志》记载:九华禅寺,初名万竹庵,又称九华禅院,建于唐贞观初年(627年),后改梵竺庵。
2011年版的《衢州市建筑业志》记载:九华灵鹫寺,初名万竹庵,又称九华禅院,建于唐贞观初年(627年),后改梵竺庵。
接下来先解读这三个不同版本的记载的区别。
1994年版的《衢州市志》主编是朱子善。1879年(光绪五年),曾经流寓杭州灵隐寺,善工书、画,住西安(衢州)弥陀寺的僧人祖江(字东林,号苇波)也写过《小九华禅派序》一文。祖江认为,西安(衢州)小九华禅派序衍厥临济,自李唐越五代兴盛至宋数百年,院宇废兴无从证据。浙江灵鹫山灵鹫寺起源于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成熟于唐代、全盛于宋、元、明直至清康、乾,宗谱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浙江灵鹫山在前近代,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遭耿精忠兵焚,寺庙被毁。康熙十四年(1675年)寺僧戒生及其徒益恭募资重建灵鹫山寺,以后陆续扩建,规模已相当宏伟。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僧启林募资修建地藏殿,供奉安徽九华山之金地藏佛像。咸丰同治年间(1861-1864年)清政府围剿在灵鹫山的太平军余党时,灵鹫寺殿堂被毁,几年后才恢复。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