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关于“缶”

关于“缶”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关于“缶” 吉欣璋 缶,我读若“釜”,儿女们都读若“否”。我读错了吗?不会呀,初中、高中,语文老师都是这么读的。 我查《康熙字典》,方九切,是该读“否”。但我查《宋本广韵》就发现了不同,与“九”同韵的字,“妇、负、阜”,韵母都是“u”。再查《五方元音》,牛韵、风母,共收“罘、不、浮、枹、芣、蜉、涪、否、缶、覆、阜”十一字,只有“否、缶”两字,今读韵母为“ou”。再查王力的《汉语史稿·现代汉语u、y的来源》,其中有这样的话:“此外,尤侯韵唇音字大多数念u”。看来,“否、缶”的普通话的读音,的确当为另类扶正。 缶是个什么玩艺儿,大概至今还是悬案。 《谏逐客书》:“夫击缶叩瓮”。缶和瓮肯定不是同样东西。如果不开玩笑,我们决不会说,又啃番茄又吃西红柿。 《说文解字》:“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象形。”盛酒的东西,当然是酒瓮、酒罐之类,肚大口小,容易填封闭严密,免得酒精挥发。 《尔雅》:“盎谓之缶。”郭璞注:“盆也。”盆子口大容浅,显然不宜盛酒。 《急就篇》:“甀缶盆盎甕罃壶”。颜师古注:“缶、盆、盎一类耳。缶即盎也,大腹而敛口;盆则敛底而宽上。” 肯定缶是瓮与罐之类,不是盆。而“一类耳”的判断,显然别有意蕴。 《广雅》:“瓿、禺瓦、罏,缶也。”《广雅疏证》:“然则缶是瓦器,可以节乐,又可以盛水、盛酒,即今之瓦盆也。”“籀文作罏······小瓮,并字异而义同。”缶既是盆、又是瓮,却不知如何既大腹而敛口,又敛底而宽上。 对缶的说法如此混乱,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为什么?从颜师古“一类耳”上想,当是把作为类概念的缶和作为具体器物的缶混为一谈。 缶,《说文》归入象形。为什么?未加说明。有人认为从午,午声,是形声字;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