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中国古代女同性恋为何叫“磨镜”?

中国古代女同性恋为何叫“磨镜”?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中国古代女同性恋为何叫“磨镜”?
性宣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是和太监结成挂名夫妻,借以得到感情上的安慰,这称“对食”或“菜户”,这种情况在中国古装电视剧中已多次出现过,这也是表现李莲英们感情世界的戏份,大家并不陌生;二是以手或工具进行“自慰”,知今如古,毫不奇怪;三是搞同性恋。也有一人女扮男装,在腰间系一假阳具和对方进行性爱活动,这在古代的春宫画上有一些记载与描绘。
同性恋行为在中国的道教中是不违反教规的,这比宫廷要宽容很多。唐朝多才多艺又风流的女道士鱼玄机,除了有不少男情人外,也有女性情人。她19岁时与和她一起修炼的16岁的小女道士采苹共食同寝,双方一有争执,总是采苹吃亏哭泣,这种事几乎每天都发生,可是又很快和好如初。鱼玄机那首著名的《赠邻女》就是写给她的。
如果说后妃、宫女、女道士、遭冷落的妻妾之间的同性恋可能是境遇性的话,明清两代南方的女同性恋盛行则完全是自愿而为的。相比之下,这种同性恋关系就稳固得多。
广东顺德的养蚕女,互相结盟,歃血为约,永不外嫁。她们结为姐妹,亲如夫妻,祸福与共,终身不渝,居住在称为“故婆屋”的房子里,这里男子是禁止入内的。她们结盟的仪式叫“梳起”,举行这种仪式时,像新娘出嫁一样,将做姑娘时常留的大辫子梳成别的发型,到寺内神前,当众杀公鸡喝血,拜神发誓。凡是经过“梳起”的女子,一切婚约均属无效,而男家也不能强娶,但可以索要赔偿聘金和重新订婚的费用,这费用由结拜姐妹共同承担。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