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口述实录  >>  刘兴全教授讲述天府文化从定型走向鼎盛的历史脉络

刘兴全教授讲述天府文化从定型走向鼎盛的历史脉络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5-29  ....    来源:www.tuj8.co
刘兴全教授讲述天府文化从定型走向鼎盛的历史脉络
“交子的诞生有何意义?天府
文化
的‘乐观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 7月21日,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兴全教授
在成都博物馆,进行了一场关于“天府
文化
:从定型走向
鼎盛”的讲座,揭示了天府文化在唐宋时期由定型走向
鼎盛的历程。
此次讲座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是天府文化传承发展系列讲座的第二讲。6月17日,第一讲“天府文化从孕育到定型”已成功举行。该活动旨在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推动天府文化的传播交流,以文化人、以德润城,促进实践养成,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彰显城市文化魅力。
据刘兴全介绍,在“创新创造”方面,以丝织业、造纸术为代表的手工业,以其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和产品引领时代,成为这个城市的象征。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诞生,更是在世界金融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创新创造”的出现,显示了成都人发现新兴技术价值的敏锐眼光和非凡的产业整合能力,对社会需求的把握程度和紧跟时代的创新精神。
“乐观包容”中的“乐观”主要体现在巴蜀人民在农耕文化中所产生的知足常乐,面临灾难动荡能坦然处之。而包容则是对外来移民的接纳,和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容纳。“杜甫、岑参、高适、李商隐等都曾到过成都,并留下了许多描写蜀中风物的诗篇。”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