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口述实录  >>  他如何写就“散文中的口述史”?

他如何写就“散文中的口述史”?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5-29  ....    来源:www.tuj8.co
他如何写就“散文中的口述史”?

汤炳正
散文
之大,并不在题材,而在气象。所谓书斋虽小,格局不窄;书生虽弱,刚健有力。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学者散文
”出现并形成热度。“学者散文”的真正代表,应是那批真正阅历丰富、学识渊博的学者、作家,他们在博识和才情的基础上,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孙犁、杨绛、季羡林、张中行等,均是其中的
佼佼者。他们的散文,是书生亲历历史的波谲云诡之后,由书而人生、而人格的进一步思考和完善,是给情理文章增加知识见识、文化厚度、思想深度和人生境界的附加值。汤炳正的散文也在此序列之中。
汤炳正(1910年-1998年),字景麟,山东荣成人,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楚辞学家。20世纪30年代受业于章太炎,成为大师晚年最为器重的入室弟子,被推许为“承继绝学惟一有望之人”。擅诗文,早岁以《故宫行》《彩云曲》等闻名于世,晚年又以“睿智与豁达”的散文作品,卓然独立。著有《屈赋新探》《楚辞类稿》《语言之起源》等。
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汤炳正作品集《听罢溪声数落梅》,共分三辑:第一辑为自述成长、治学、游历履历。其中关于师从章太炎的回忆,关于屈原和楚辞的治学经过,关于个人成长和对书的感情等篇章,非常有名。第二辑为序跋集,间有关于语言学、散文创作和治学态度的精妙议论。第三辑为书信集。全书以作者生平为暗线编排,堪称散文中的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