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人频道  >>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寓意 人们过腊八节有什么意义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寓意 人们过腊八节有什么意义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2-24  ....    来源:www.tuj8.co
 
据说,福寿粥最初源于杭州天宁寺,寺中僧人每日把剩饭晒干,腊八时将这一年的干剩饭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说吃了可以增福增寿。
 
后来,很多寺庙也在腊八节这天将腊八粥赠予信众,称之为福寿粥。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寓意
 
“腊八节”除祭祀诸神之外,我国民间还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普通百姓人家,都要熬煮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杂粮等供僧侣煮粥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并围桌一起食用,以求来年丰收安康。
 
关于“腊八粥”的起源,社会上有一种错误说法。说“腊八粥”起源于释迦牟尼成道日。相传,释迦牟尼苦修多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打算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位牧女,送她乳糜,释迦牟尼食后坐在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成道”。 后来,佛教界每逢这天便用各种香米和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这天还要给和尚烧戒疤,集体诵经,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腊月初八日寺院僧众可以煮粥供佛,但将腊八粥的起源和释迦牟尼成道连在一起是没有根据的。在时间上,十二月称“腊”,始于我国秦始皇之时,在此之前,“腊月”并不一定就是十二月。而释迦牟尼成道是在公元前550余年的春秋之时,当时十二月并未称“腊月”,自然也不会把十二月初八日煮的粥叫作“腊八粥”了。不过,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由于“佛成道节”与“腊祭日”时间重合,因而二者逐渐融合,寺院僧众这天所煮的粥也称作“腊八粥”。吴自牧的《梦梁录》就说:“十二月初八日,大刹寺院谓之腊八,僧众设五味粥供佛,名曰腊八粥。”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