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郑板桥《竹石》:名为画竹实际上是画人

郑板桥《竹石》:名为画竹实际上是画人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古典诗词,新鲜解读】
郑板桥《竹石》:名为画竹实际上是画人
丁启阵
郑板桥《竹石》:名为画竹实际上是画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在他自己画的《竹石图》上。
郑板桥一生多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当然,他还画水。可以肯定,他画过的《竹石图》不止一幅。他的文集中,以“竹石”为题的题画诗就有两首。传世的画作中,有一幅他自己说明作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的《竹石图》。一块巨石顶天立地,数竿瘦竹占满画面。右上角空白处题诗一首:“七十老人画竹石,石更凌嶒竹更直。乃知此老笔非凡,挺挺千寻之壁立。”从构图、画法上看,这两幅画很相似,创作时间可能相近。
2
诗的语言通俗易懂,但遣词、造句、章法实在是不同寻常。
诗是咏竹石的,竹子是一号主角,但诗中并没有出现一个竹字。细品之下,却不难发现,句句有竹。原来,郑板桥先生用两个动词和竹子的品性去表现竹子。动词是咬(定)和立(根),品性是坚韧挺拔,风吹不倒。
一上来就是一个极具动感的动词,而且是一个通俗生动的日常词汇。这等于把赏画者的目光一下子便引向竹子的根部。因此,接着一句就是进一步的解释: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是指竹子长在岩壁的缝隙(破岩)间。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