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是反腐的理论依据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是反腐的理论依据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是反腐的理论依据
二千多年前,孟子说了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被后世广为传扬;甚至据此认为中国早有民主思想。其实,人们断章取义,误解了孟子的原意。这句话并没有超出孟子“民本”意思的范围。
我们来看看整段话。整段话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出自《孟子》尽心章(下)。
读了整句话就明白,这句话是对天子而言的,是说给天子听的。这里的“君”并非天子,而是指诸侯。意思是在天子心目中,民贵君轻,并非民众比天子还贵,并非民众比最高统治者还重要。天子需要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和坐天下;而诸侯则不必得民心,只要得天子之心就行了。换成现在,就是“民贵官轻”。
这句话确实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写照。最高统治者,无论是天子,还是皇帝,还是其它什么名称,都以民心为重。得民心则得天下,失民心则失天下。而诸侯或者官员,则不在乎民心,而在乎天子皇上,因为他的权力是天子或皇上赐予的,不是民众直接授予的。这样一种权力的产生与派生,有着内在的矛盾。矛盾还会不断累积而加深,最终不可化解而从头开始。这是一个非常长的周期,人民深受其苦而不能自拔。这就不多说了。
为什么历朝历代都会反腐呢?孟子的这句话就提供了理论依据,要争取民心。“民贵官轻”,必要时可以肃杀贪官来换取民心。不能说反腐就完全是权力斗争。实事求是的讲,也有争取民心的一面。反腐有一石二鸟之效。就好比新主人杀几条老狗来安抚羊群一样。但羊、狗和主人的关系没有任何改变。
可悲的是,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复着。不长脑子和不长记性的人太多了!
2014年1月4日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