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义和团思维:卢克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义和团思维:卢克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图片标签:  发布:2022-09-17  ....    来源:www.tuj8.co
义和团思维:卢克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网上看到一篇博文,毫无根据先入为主地怀疑德国人卢克安恋童癖,称“我现在怀疑卢安克,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采访者以及后来的消息传播者,多数是女性,一是女性心软,二是部分女性动机不纯(不好意思,老是拿想与卢安克睡觉的女性说事儿),容易被卢支教十年的表象蒙蔽,而不去持怀疑态度;第二,卢安克1968年出生,至今未婚,见到想要与他睡觉的女生又躲到大山里,大家想想他的性取向会不会有问题呢?第三,我所看到的卢安克与孩子的照片,只要是卢与另一学生的两人合影照,全是男童,除非是全班合影,才会有女学生的身影;第四,卢安克在被问及婚姻问题时,他说要一辈子守着孩子,他真的纯洁到这种程度么?人有七情六欲,他怎么解决个人问题呢?”这就是典型的“义和团”思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对于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好意与奉献不相信,不理解,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就怀疑或认定是别有用心。这种事情,义和团干就干过。从基督教在清末开禁以来,中国社会就产生了许多关于基督教的传言与讹言。如对教会的育婴堂收养弃婴一事。过去,溺婴弃婴,主要是女婴,在农村普遍存在。于是,基督教教会出手在中国办起育婴堂,收养弃婴。许多弃婴在收养前营养不好,造成育婴堂的婴儿死亡率比较高。“义和团”闹事时,就胡说这些孩子,都是教会害死的,还说教会专门拐骗中国小孩,挖心肝做药,挖眼睛点银。有时候,我就想,一些中国人怎么就这么个德性呢?你自己不做好事就得了,不称颂别人做好事也得了,但总不能看见别人做了好事,做了本应首先由中国人自己负责的事,弥补了中国人自己未尽到责任而造成的后果,却怀着恶意揣度他人是别有用心。这样做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内心的罪责吗?
这样做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吗?这样做是为了捍卫主子不负责任与任意役使的权力吗?只能是这样,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解释。只有认定别人更坏,才能掩饰自己的坏。2010年5月25日

声明:本图片收集于网络,图片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